删掉了一些我觉得不需要推荐的显示器,加入了一些竞争力不错的显示器。
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想这篇显示器该如何写,逐渐的我找到了感觉,所以有了今天这一篇文章,首先感谢各位的观看,你们的观看和点赞是对我最大的鼓励,本篇文章将会长期更新。
本文就不做详细科普了,我就默认你们都有一些基本的知识,就展开会更直白一点了,如果你们觉得有必要的话,可以在评论区提出了,然后我在文章后面增加相应的术语科普。


这里主要针对的内容有显示器的尺寸、分辨率、刷新率、SDR亮度、色准以及灰阶过渡、响应时间、色域覆盖相关的问题,还有顺带简单介绍一下IPS、VA以及TN面板的优劣以及MiniLED和OLED这些可能在小白看来有些复杂的东西。最后我会将主流用途所需要关注的参数列一个表给大家看,再把小白们常问的那些问题再回答一遍,相信这个视频看完下来,大家就离找到适合自己的显示器非常近了了
关于显示器尺寸这里,目前主流显示器尺寸有从21.5英寸到32英寸,当然还有大于32英寸的各种尺寸,但根据经验大部分人需要考虑的其实也就是24英寸和27英寸级别的显示器

因为这俩尺寸的大小相对合适,而且产品也是最多的,产品多也就意味着大家的选择性更高,同时厂商的内卷也会更重,综合产品力会比较可观,容易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
21.5英寸左右的显示器一般是一些低端显示器,只有预算不高或者桌面空间较小才考虑这种尺寸的
而32英寸的尺寸就已经很大了,这种尺寸的显示器玩3A大作、看电影的体验不错,一般不建议用来玩FPS类游戏,脖子会很累
大于32英寸的显示器有很多都是带鱼屏,带鱼屏的体验因人而异吧,我觉得两三千的带鱼屏就没几个好用的,除非有预算买高端带鱼屏,所以现在大尺寸带鱼屏不是主要推荐对象,只能说你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单独给你推荐。

尺寸对应的分辨率问题,这是我列出来的尺寸和分辨率的搭配关系表,其中红色框框圈记的这些组合是适合大部分人选择的,也是产品最多的
如果屏幕尺寸过大而分辨率不高,比如说27英寸用1080P,会有肉眼可见的果粒感,这时候建议将使用距离拉远,如果你之前没怎么用过电脑的话也许还可以接受,但如果你之前用过27英寸2K或者4K显示器,一般都会很难接受27英寸1080P的

刷新率是显示器每秒最大可刷新的画面次数,一般来说越高越流畅,目前240Hz及以上刷新率的显示器仅建议用在主玩FPS类游戏的用途,其他用途可以不考虑这么高刷新率的显示器
而60Hz/75Hz这种刷新率用来办公和设计会比较好,如果你像我一样对高刷不敏感,那么这种刷新率的显示器也能玩各种游戏,100Hz到180Hz的显示器是偏游戏类显示器,主要是应对各种游戏,如果此时显示器色域和色准达标的话也可以用来做设计。

SDR亮度就是普通人需要调节的显示器亮度,亮度越高意味着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越容易看得清画面细节,一般来说适合普通人日常使用的亮度大概在100-200尼特之间,几乎所有显示器都可以达到,如果你的使用环境比较亮的话这个标准还要往上提升,具体多少亮度适合使用因人而异,一般只有电影、3A大作以及HDR相关内容制作的用途会对亮度需求略高一些
值得注意的是OLED显示器宣传的亮度其实是小范围的亮度,全局亮度其实没有那么高,比如说这个显示器参数,全局亮度和3%区域亮度差异巨大。

色准则代表显示器颜色显示的准确度,一般有平均和最大的标准,像这种测试中就会有数据参考
顺带一提目前大部分测试色准数据都基于CIE1931的标准,就连显示器厂商的产品线上很多都是这种标准的校色仪,如果碰到更先进标准的可能会数据变差。
一般平均△E在2以下且最大△E在5以下的显示器都可作为设计用途的入门级标准,这个数据越低越好,专业设计显示器在这方面的表现都很强,少数游戏显示器调教的好也可以做到色准表现极佳。
如果平均△E大于5,那么这个显示器将不建议考虑,因为已经肉眼可见会有颜色偏差了
说到灰阶过渡,其实也就是色深,看字面和表格意思可能难以理解,但我用一张图来展示你们大概就能明白了,这是从1bit到16bit的过渡

可以看到这个数可以说越高越好,但到了8bit之后观看体验就已经好很多了
这里原生8bit和10bit的差异,摆在一起放大了看就能看出差异,10bit的色彩过渡更加圆润,而8bit相比之下则要生硬很多,有色阶断层

色深 8bit 指的是红(R)、绿(G)、蓝(B)三原色各有 2 的 8 次方种,即各有 256 种,三个256的乘积也就组成了显示器宣传页中所谓的16.7M色,同理可以计算出10bit是10.7亿色,很多商品页面中的多少多少色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
只不过现在价格在4000以下的10bit基本上都是8抖10,现在8抖10的下限则已经来到了几百块钱的显示器,8抖10的效果接近原生10bit,但也会有一些差异,这种抖上来的色深可能会产生轻微的噪点和闪烁,色彩过渡也相对没原生的那么柔和自然,不过一般情况下是很难察觉的,除非你专门把两种显示器放在一起对比

现在买显示器一般建议至少6抖8的屏幕,只要预算不是很紧张都建议考虑买原生8bit或者8抖10的显示器
值得一提的是,我这里说的8bit和10bit是指显示器的色阶过渡,指的是RGB,也就是红绿蓝三原色,而视频也有8bit和10bit,对应的是YUV,二者需要经过转换,这里就简单提一嘴,大家不要搞混了
然后是屏幕响应时间,我贴出来的图就是测试屏幕响应时间的图示,这里有很多区块,会分别测试不同区块的响应表现,然后最终得到一组平均响应时间以及过冲率

上面这几张图分别有响应时间(左)和过冲率(右),如果响应时间太高,在玩游戏的时候就可能会拖影明显

这会导致游戏体验下滑,会看不清细节,响应时间是越低越好,现在OLED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做得最低,其次才是TN显示器
右边那几张表是针对过冲率的,如果屏幕过冲率很高,那就会有鬼影现象产生,比如说左边这个情况

和拖影是不一样的表现,出现鬼影一般都是显示器开启OD之后显示器过度加压导致液晶分子运动过快,出现了显示错误,这样也会影响游戏体验,一般都建议使用过冲率不超过10%的OD档位
一般只有高刷显示器才会需要特别关注响应时间和过冲率,综合响应时间和过冲率表现都比较好的显示器才值得选择。
然后我们再来看色域覆盖,这里要区别一下色域容积

色域覆盖指的是与色彩标准的重合率,色域容积指的是与 CIE 色度坐标图的重合率,色域覆盖要比色域容积更值得关注,说句难听的这俩组数据你不看色域容积都行,
很多显示器都会有色域切换功能,通过OSD菜单可以切换出sRGB、DCI-P3之类的色域空间,sRGB的用途是目前使用最普遍、最广泛的一种色彩标准,我们平常接触到的大部分图片、视频基本上都是以 sRGB 作为标准的,非常重要,所以我在评测显示器的时候会刻意针对sRGB的色彩表现做评价,
而DCI-P3则更艳丽一些,更适用于3A大作、观影以及视频制作等用途,也是很重要的色域空间,AdobeRGB则是一些打印、印刷页才需要关注的,所以游戏类显示器我一般不标注AdobeRGB的表现,很多也基本没调教
所以再来看这个表格,这是我针对不同用途对sRGB和P3色域的要求,我做了一个表格给大家参考

顺带一提有的显示器没有色域切换,只有一个调教过的原生色域,一般这种显示器都属于价格比较便宜的,这种情况也可以看看原生色域的表现,一般不会调教的多好
然后是IPS、VA和TN面板的那些简单展开,老生常谈的内容了,这是LCD显示器的三种面板,各有各的优势

但总的来说现在综合最好的是IPS,因为它有着综合最好的色彩表现、观感以及屏幕响应时间,
VA面板则是在对比度方面有很大的优势,在显示纯黑色方面明显更强,比如下面这张图,VA是真的黑下去了(虽不如OLED),而IPS这边则是还透着点光,黑不下去

TN面板以前在响应时间上表现更强,但色彩表现上差不少,所以现在一般可以不考虑了
现在IPS显示器发展的太过厉害了,一些一千元左右的fast IPS面板显示器能在屏幕响应时间上做到接近TN显示器,比如说这个顶级TN显示器无鬼影响应时间为1.2ms,而下面的G27Q可以做到2.9ms


这二者几乎无法看出差距了,这还是顶级与普通的对比,如果我引入Ultra Fast IPS显示器的数据,差距就更小了。

所以我认为现在TN显示器可以不考虑了。
再来简单聊聊传统LCD和miniLED显示器的问题,帮助大家简单了解一下miniLED显示器
因为我看有些观众完全搞不懂miniLED、OLED、IPS、LCD之类名词的含义,那这里就先从miniLED开始说吧

其实MINI LED也是LCD显示器,这是一个大家必须知道的大前提,miniLED是一种新的背光技术,
MINI LED解决了一些传统LED显示器的不足,能把亮度做的很高以及做高分区控光

但也有了新的不足,比如说发黄和光晕等问题,目前IPS和VA面板都有对应的MINI LED显示器,TN没有,大家一定要分清面板是面板,背光是背光
至于miniLED和OLED的差异,这俩就属于完全不一样了
可以先从一张图来直观看这两类显示器的差异,前面说了miniLED就是LCD,所以这张图是LCD对比OLED

OLED的物理层数就少了很多,可以所以通常可以做得很薄,MINILED和OLED现在可以说各有各的好

miniLED的价格便宜不少且全局亮度高,缺点是发黄和光晕问题,而OLED则是在HDR内容、屏幕响应时间以及对比度上强很多,双方也均有一些缺点,大家了解一下就好
最后是关于主流用途建议首先关注的参数和次要关注参数,这张图大家一定要仔细看

在设计这里我分了三维设计和专业平面设计,因为三维设计对色彩的要求没有那么高,而平面设计是传统意义上对色彩要求极高的专业设计
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匹配主次要参数
基础知识科普完成,再来讲一些小白经常问的



防蓝光分硬件防蓝光和软件防蓝光,硬件防蓝光才是值得追求的,属于出场就有的,不需要用户自己修改。
软件防蓝光是通过OSD菜单来实现的,默认是不开启的,但是如果你开启的话屏幕会明显变黄,所以一般软件防蓝光是不值得大书特书的
最核心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,不要长时间看显示器,而且不要在灯光昏暗的场景看显示器,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注意的,不能说你买了有硬件防蓝光的显示器就能无脑用了,这是错误的使用方式,这样还是会对眼球造成很大的影响。
下面我将会选出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显示器,分价位告诉你们,然后还会给出这些显示器的具体参数
显示器这里有很多都是不错的,因为显示器现在内卷的很厉害,大部分推荐的产品本身产品力都很不错,所以打的分都会很高,你们根据个人喜好以及对应的特色做选择即可
KTC H25T7
基础信息:4.5英寸1080P 180Hz,面板为华星光电SG2451B03-3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覆盖95.4%,平均ΔE为1。P3模式覆盖88.9%,平均ΔE在2.05。SDR最大亮度能达到379nit,最大对比度1200:1
响应时间:不开OD为5.4ms左右,开启“快速”档位之后为3.5ms左右,鬼影/拖影控制可观,“极速”档鬼影明显
优点:性价比极高的23.8英寸1080P高刷显示器
缺点:伽马曲线略偏,色准还有待加强
适合用途:普通办公以及游戏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随着2K高刷显示器的内卷加剧,千元级的电竞显示器已经有了很不错的性价比,几乎是无脑买都可以买到不错的,这里推荐一些我认为不错的型号
HKC IG27Q
基础信息:27英寸2K 180Hz,面板为HKC SN270ES01-1/友达8.2,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下94%覆盖,平均ΔE在2.06。P3模式下96%覆盖,平均ΔE在1.04,最大ΔE为1.58 。SDR最大亮度能达到350nit,最大对比度900:1
响应时间:不开OD为5.65ms左右,开启“快速”档位之后为3.23ms左右,鬼影/拖影控制可观,
优点:性价比极高的27英寸2K高刷显示器
缺点:混发面板
适合用途:三维设计类工作、普通办公以及游戏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HKC MG27Q
基础信息:27英寸2K 180Hz,面板为Nano IPS LM270WQA_SSA2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下97.3%覆盖,平均ΔE在1.57。P3模式下97%覆盖,平均ΔE在2.04。SDR最大亮度能达到450nit,最大对比度930:1
响应时间:不开OD为5.99ms,开启“一般”档位之后为3.47ms左右,鬼影/拖影控制可观,“极高”档OD我一看就看出鬼影和过冲严重,不建议开启
优点:LG的原厂背光模组+Nano IPS面板、高性价比,可升降旋转
缺点:高灰阶伽马略偏
适合用途:三维设计、普通办公以及游戏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海信27G6K Pro
基础信息:27英寸2K 240Hz,面板为ME270QHB-NF1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下98.21%覆盖,平均ΔE在1.75。P3模式下97.56%覆盖,平均ΔE在2.13。SDR最大亮度能达到396nit,最大对比度1344:1
响应时间:在“正常”OD的情况下响应时间为4.7ms,“快”档位可以达到3.1ms,“超快”档鬼影明显
优点:性价比极高的2K超高刷显示器、观感好
缺点:暂无
适合用途:普通办公以及游戏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LG27GP83B-B
基础信息:27英寸2K 165Hz,面板为LM270WQA-SSC1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下100%覆盖,平均ΔE在1.33。P3模式下92%覆盖,平均ΔE在1.79。SDR最大亮度能达到440nit,最大对比度910:1
响应时间:在关闭OD的情况下响应时间为4.8ms,“快速”档位可以达到3.3ms,“更快”档鬼影明显
优点:传统大厂的品控保障,产品力强,外观好看
缺点:暂无
适合用途:大部分设计类工作、普通办公以及游戏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可能会有人纠结这款显示器和LG27GP850该怎么选,83B是850的阉割版,少了15Hz刷新率、HDR400以及USB接口,这两个显示器如果价格差距小于200,那就选850,追求性价比就83B
联想Y27q-30
基础信息:27英寸2K 180Hz,面板为LM2740WQA-SSB2,100%亮度下对比度达到830:1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下98%覆盖,平均ΔE在1.25。P3模式下92%覆盖,平均ΔE在2.35。SDR最大亮度能达到360nit,最大对比度840:1
响应时间与鬼影拖影表现:不开启OD下响应时间为6ms,表现不够优秀,但是开启三级OD之后可以达到3.5ms,表现优秀,而且此时鬼影控制得当
优点:拥有硬件防蓝光,护眼。性价比很高
缺点:因为硬件级防蓝光所以附带出现的屏幕不太通透
适合用途:大部分普通工作,几乎所有游戏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Redmi G27Q星空手机网页版
基础信息:27英寸2K 165Hz,面板为HKC SN270ES01-1,100%亮度下对比度达到1150:1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下96.3%覆盖,平均ΔE在1.47。P3模式下94.5%覆盖,平均ΔE在1.53。SDR最大亮度能达到430nit,最大对比度1140:1
响应时间与鬼影拖影表现:不开启OD下响应时间为5.3ms,但是开启“高速”档之后可以达到2.9ms,表现优秀,而且此时鬼影控制得当
优点:sRGB下色准好、性价比高、均匀性好、对比度高
缺点:支架简陋
适合用途:大部分设计类工作、普通办公以及游戏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华硕VG27AQL3A
基础信息:27英寸2K 180Hz,面板为群创M270KCA-E8B,100%亮度下对比度达到860:1
色彩和亮度信息:不支持色域切换,仅有一些鲜艳的色域空间,拥有99%sRGB覆盖和91% P3覆盖,平均ΔE在1.62。SDR最大亮度能达到420nit,最大对比度860:1
响应时间与鬼影拖影表现:不开启OD下响应时间为5ms,但是开启“3级”档之后可以达到3.2ms,过冲率不超过10%
优点:OSD功能全面,外观好看
缺点:sRGB模式几乎没有,对比度不够高,DP1.2接口
适合用途:普通办公以及游戏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
雷神LQ25F165L
基础信息:24.5英寸2K 165Hz,面板为BOE DV245QHD-N20,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下95.6%覆盖,平均ΔE在1.1。P3模式下92%覆盖,平均ΔE在0.9。SDR最大亮度能达到360nit,最大对比度1230:1
响应时间与鬼影拖影表现:不开OD为4.8ms,“快”档之后可达3.2ms,“超快挡”鬼影明显
优点:响应时间极快,能够打败240Hz tn显示器,色域覆盖足够高,色准也好、外观好看
缺点:OSD菜单太过于简单,均匀性不好
适合用途:大部分设计类工作、普通办公以及游戏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泰坦军团P25M2S
基础信息:24.5英寸2K 240Hz,面板为BOE DV245QHD-N30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下97.6%覆盖,平均ΔE在1.6。P3模式下96%覆盖,平均ΔE在2.06。SDR最大亮度能达到350nit,最大对比度1220:1
响应时间与鬼影拖影表现:不开启OD的情况下响应时间为4.8ms,开启超快档位OD的时候可以达到2.8ms,是目前最快的之一了,鬼影表现不明显,所以也是可以直接开最快档位的
优点:目前最强大的高刷显示器之一,响应时间极快,色域覆盖不错,色准也好
缺点:OSD菜单太过于简单,缺少优化
适合用途:FPS类游戏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AOC AG275QXPD
基础信息:27英寸2K 180Hz,面板为 LG LM270WQD-SSB1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覆盖94%,平均ΔE1.34,P3模式覆盖90%,平均ΔE4.2。最大SDR亮度为410nit,最大HDR亮度750尼特。最大对比度达到1010:1
响应时间与鬼影拖影表现:默认状态下响应时间是5.9ms,“弱”当4ms为最佳档位
优点:做工好、硬件低蓝光、HDR效果好
缺点:P3下色准略差,价格贵
适合用途:平面设计、大部分普通工作、玩3A大作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☆
HKC MG27U
基础信息:27英寸4K 60Hz,LG WR8原厂模组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覆盖96%,平均ΔE1.65,P3模式覆盖97%,平均ΔE2.3。最大SDR亮度为410nit,最大HDR亮度750尼特。最大对比度达到1040:1
响应时间:默认状态下响应时间为6ms,“快速”档下3.4ms且过冲率可接受
优点:观感好、性价比高的WR8面板显示器
缺点:HDR体验不好
适合用途:普通办公以及游戏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LG27GP95U
对比LG27GN950-B仅仅削了RGB灯,跟95R/95RP内部一样,价格大幅下降
基础信息:27英寸4K 160Hz,LG WR8原厂模组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覆盖96%,平均ΔE1.34,P3模式覆盖97%,平均ΔE2.3。最大SDR亮度为410nit,最大HDR亮度750尼特。最大对比度达到1040:1
响应时间:默认状态下响应时间为6.02ms,有四档OD,建议开到快速模式,此时GtG为4.68ms,鬼影也控制的较为合理,最高档会有明显鬼影,但是可以达到3.42ms。
优点:LG大厂的顶级产品下放
缺点:无明显缺点
适合用途:观影、大部分普通工作、玩3A大作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泰坦军团P27H2V
基础信息:27英寸4K 160Hz,面板为友达7..0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覆盖94.5%,平均ΔE1.9,P3模式覆盖94%,平均ΔE1.2。最大SDR亮度为310nit。最大对比度达到1060:1
响应时间与鬼影拖影表现:默认状态下响应时间为5.8ms,“正常”档下3.9ms且过冲率低于10%,“快”、“超快”档鬼影明显
优点:硬件低蓝光、性价比高
缺点:亮度不是很高,sRGB模式调教不够好
适合用途:大部分普通工作,几乎所有游戏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蚂蚁电竞ANT27UV
基础信息:27英寸4K 160Hz,面板为友达7.0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覆盖99.3%,平均ΔE1.2,P3模式覆盖92%,平均ΔE2.4。最大SDR亮度为400nit。最大对比度达到970:1
响应时间与鬼影拖影表现:默认状态4.4ms,“加速”档下2.9ms,最佳档位
优点:性价比高、均匀性好
缺点:支架过大
适合用途:大部分普通工作,几乎所有游戏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飞利浦27M2N5810
基础信息:27英寸4K 160Hz,面板为友达7.0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覆盖99.5%,平均ΔE0.76,P3模式覆盖98%,平均ΔE2.42。最大SDR亮度为410nit。最大对比度达到1330:1
响应时间与鬼影拖影表现:默认状态下响应时间为6.2ms,“快”档下4.9ms,最佳使用档位
优点:硬件低蓝光、性价比高、sRGB调教好
缺点:亮度波动15尼特左右,看有人会觉得闪屏
适合用途:大部分普通工作,几乎所有游戏,平面设计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蚂蚁电竞ANT491UC
基础信息:49英寸3840x1080 144Hz,面板为华星光电的SG4903K01-1,最大对比度3024:1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拥有93.3%sRGB色域覆盖,色准方面表现平均ΔE 2.13。最大SDR亮度为380nit左右。
优点:足够宽的屏幕,玩单机和赛车游戏体验极好
缺点:价格略贵,不适合FPS
适合用途:单机游戏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
LG32GR93U
基础信息:31.5英寸4K 144Hz,面板为群创K7B,最大对比度达到1060
色彩和亮度信息:支持色域切换,sRGB模式覆盖99.3%,平均ΔE1.33,P3模式覆盖95%,平均ΔE1.81。最大SDR亮度为420nit。最大对比度达到1070:1
响应时间:默认状态下响应时间为4.3ms,开启超快OD之后可以达到2.8ms,但是此时鬼影明显,所以可以开到高级档位-3.5ms使用
优点:大屏+高刷,自带硬件级防蓝光
缺点:无明显缺点
适合用途:观影、大部分普通工作、玩3A大作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☆
好了,这篇文章到这里就算结束了,大家可以在评论区提出自己的意见,其实现在可选的显示器非常多,我只挑了几个我认为比较好的拿出来。
后续还会出一篇设计类显示器、普通办公类显示器的选购指南,大家可以期待一下(已新建文件夹)。
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有用可以点个赞和收藏,本文会长期更新,当然给我点一个关注的话就最好了,每次大更新我都会发动态通知。
还可以看看我其他的文章:
多种思路电脑DIY配置单参考合集
电脑硬件选购详细指南(总篇)
【巨详细的保姆级教程】台式机CPU选购指南
【巨详细的保姆级教程】台式机主板选购指南
【巨详细的保姆级教程】台式机散热器选购指南
【巨详细的保姆级教程】台式机内存选购指南
【巨详细的保姆级教程】电脑硬盘选购指南
【巨详细的保姆级教程】台式机电源购买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