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发welcome彩票注册:什么是“江南”?我们如何看待“江南”?

 提示:点击图片可以放大

我们一听到江南,就会联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。那么,江南作为一个地理、文化甚至经济的符号,它到底包括哪些地方?改革开放以来,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猛,使得很多人认为长三角地区就是江南,然而经济、交通等因素不应当作为评判江南在哪里的依据,江南更重要的作为文化因素。也有很多人认为江南即是说吴语的地区?

古今江南的变迁,江南本意是长江以南,但逐渐文化和方言化。江南一开始指的是荆蛮之地,即湖北中南部一带,后来又扩大为荆湘之地,两湖地区,此时后世所认为的吴越地区最多是江南的边缘地区。如果说这时的江南都没有较大的、较权威的官方说法。那么到了唐朝,江南道第一次横空而出(实际上之前还出现过江南县的说法),此时江南道地盘极大,中心在今姑苏。之后,江南一词愈加鲜明,词汇从上古时期的中性词汇偏贬义逐渐转化为褒义词汇。唐朝人的地域观十分鲜明。

再后来,唐之江南道,江南东道、江南西道,两浙道;五代十国之南唐朝-吴越国;两宋之江南东路、江南西路,两浙路;蒙元之江南行台;明清之南直隶、江南省(江苏省、安徽省、上海市),江苏省、浙江省(中北部)。大体据此逐渐演变而来。

因此,从地理范围而论,江南最大指淮河以南的大中华地区,一般不包括岛屿等地,实际上大多数时期由于南岭的隔绝,不包括粤桂港澳琼台、及闽南地区,总结起来,较大的时候,江南指的是长江流域附带上淮河以南流域及钱塘江流域和闽江流域。最小则是指做过江南首府并且经济曾经发达的地区,主要是扬州、南京、苏州、杭州、绍兴,这五块地方加上上海所包络的地区即为比较狭义的江南地区。

个人喜好从各个角度来分,例如

地理江南,即长江以南地区,此时苏中的扬泰通、皖中的合肥等地区都属于江北,而非江南。

经济江南,指的是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,从今天的角度看,南京、苏州、无锡、杭州、宁波、南通诸地皆可,但今天的扬州反而未必是星空体彩官方平台APP。可是从历史的角度看,隋唐的扬州扬一益二,两宋的扬州,明清的扬州非常发达,能盖掉江南北大批量的城市,扬州很明显就是了。

气象江南,气象学意义下的江南地区范围非常明确,可参考相关地区,最北可以到盐城中南部,最南抵达闽北,不仅有温度气候的比较,还有梅雨发生的标准,不完全客观的说,有梅雨的属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即江南,此时范围基本就等同于地图上的气象江南地域。

方言江南,主要是以吴语为主体的江南片区,这里强调主要二字,是因为争议性很大。因为不少华南和华北学者认为,淮语区(尤其是淮东片)和徽语区应该也可以是江南方言的变种,所以不是特别明确。若是吴语的话,那么江南范围基本就是苏南三市+镇江南京南通泰州的部分地区+上海+浙江的大部分地区。其中还有部分人认为只有北吴语区才是正宗的江南地区,此时南通和泰州的部分和镇江的部分吴语区,及杭州小片吴语区就变得异常特殊起来,因为这些地区属于北部吴语区的边境,但却又(相对而言)比较顽强地抵挡住淮语和徽语的侵蚀。

行政江南,毋庸置疑,扬州、南京、苏州、杭州在历史上作都会、行政中心的时间较为长久,所以,四城常被合称为江南四大名城。

另外,再补充几个,地理江南范围过大,实际上在很多时候,把江南限定在长三角(含江北苏中)是有着深刻的自然地理和政治原因的。对于北方而言,帝王见惯了北方的大山高山,经京杭大运河,经华北平原(实际上华北平原的所有省份的平原比例都低于江苏),一马平川,抵达江南北,看到几乎彻底的平原,他们极为钟爱低山丘陵为辅且平原为主的江苏(当时含上海)、浙北地区。另一方面,京杭大运河及浙东运河抵达宁绍就已经终结,再南就是江南丘陵、闽浙丘陵、两广丘陵等,若再向南则统治不稳,也不方便,并且江南丘陵与闽浙丘陵虽然山也低,但大多数要比江苏和浙北的丘陵要高不少,因帝王见惯了高山,也觉得不稀奇(近古时代北方的山并不像现在这么光秃秃,相较而言)。江南园林主要集中在苏中三市、苏南五市就不稀奇了,另外还有部分在淮安、上海(的豫园)、杭州、嘉湖等地。

还有一点,皖南在当代经常被遗忘,主要是源于其经济总体不是很发达之缘故,江西(主要是赣东北)就更别提了。实际上,风水轮流转,南宋时期,江西人才是中国最多,而皖南尤其是徽州在明清时期也是很发达的。不过徽州可能有些类似于今天的温州,虽然富商多,但建设自己家乡的或至少长居家长的不是很多,(城市的基建不太行),徽商有多少都定居在扬州府,而后代成为了扬泰人啊。

江南一般是指今天的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 杭州 嘉兴 湖州 上海 绍兴 ,江北的扬州 还有浙江东部的宁波有时也算。江南核心地区就是苏州无锡嘉兴湖州太湖周边的4个城市。

结论:虽然学界关于江南地区的界定各有说法。但本人还是比较认同李伯重教授在区域经济史对江南地区的界定,即明清时代的八府一州(苏,松,常、镇、宁、杭、嘉、湖、仓)。

手工画图,可能略有偏差。


江南“八府一州”的现今地理范围,可能略有偏差。

起因是一位知友私信问我关于江南的概念以及江西是否属于江南?干脆一并作答。我将从历史上的江南、经济史中的江南、行政区划下的江南和文学史中的江南四点探讨江南地区的所属范围。

一、历史上的“江南”

江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习惯称呼。早期的“江南”意为长江以南,所指范围很广,直至岭南以北都包括在内。在古代文献当中,“江南”一词如同“中原”“塞北”“岭南”“西域”等地理名词一样,仅仅表示特定的地理方位,并非有明确的地域区划。

“江南”表示特定的地理方位。图引自星球研究所,但对江南的具体位置作了修改。

考古学者研究的“江南”是以今日的“江南”作为参照的。三代至秦汉的江南,学者们的看法不一,范围有增有减。汉代的江南以长江中游洞庭湖南北地区为主体(今江西、安徽、江苏南部)。较为确切的江南概念到代才最终形成,即江南道的设置。唐以前的江南地区称吴或三吴,唐中后期称浙西。明清时期的江南概念才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江南地区(苏南浙北)。

史前的“江南”
先秦文献中的“江南”
秦汉时期的“江南”

二、经济史中的“江南”

今苏南浙北(八府一州)

周振鹤的《释江南》认为江南不但是一个地理概念,也是一个经济概念和文化概念。他眼中的江南应包括环太湖地区。此即一般意义上的吴文化地区,以明清时期苏、松、太、常、嘉、湖五府一州为主,也包括杭、镇两州的部分地区,其经济、文化中心在苏州。

李伯重在1991年时就有过对明清时代的江南的界定。他是从经济史的视角来界定的,依据的是两条标准:1、此地区必须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;2、此地区在人们心目当中是一个特定的概念。八府一州古称三吴,有天然的地理屏障,并且同属于太湖水系,由此得出结论:明清时代经济区域的江南地区指的是“苏南浙北”(苏,松,常、镇、宁、杭、嘉、湖、仓,即八府一州)。这个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区域大致相当。

李伯重文中的“八府一州”--江南地区,范围可能略有偏差。

周振鹤和李伯重两位学者对江南地区的界定已较为明朗,其余学者一般只是在此标准上略作修改。如徐茂明认为江南地区包括太湖平原的六府一州(苏、松、常、杭、嘉、湖、太仓)。

三、行政区划下的“江南”

我们以李伯重的“苏南浙北”作为江南地区,分析其在历史上的沿革。

1、唐太宗时,根据山川形变,将全国划分为十道。其中的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,南岭以北地区。唐玄宗时,江南道一分为三,即江南东道、江南西道、黔中道。唐肃宗时,苏南浙北属于江南东道,江南东道分裂后属于浙西。

唐初江南道的设置,才有了确切的江南概念。
唐玄宗时,江南道一分为三,江南东道、江南西道、黔中道。

2、五代十国时,属于吴越国与南唐国交界地带。

3、宋朝改道为路,此时位于江南东路和两浙路。

4、元朝时隶属于江浙行省。

5、明代属于南京、浙江省。

6、清代、民国、新中国:苏南浙北

(注:各代地图就不一一列举,如需要请参考谭其骧主编的《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》一书)

四、文学史中的江南

待。

五、江西是否属于江南?

江西在唐代基本属于江南道,宋代属于江南西路,元后改为江西行省,明清至新中国都称为江西。如果用现在的“江南”概念分析,江西目前不属于江南。

参考文献:

1、周振鹤:《释江南》,《中华文史论丛》第49辑,1992年。

2、李伯重:《简论“江南地区”的界定》,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,1991年。

3、徐茂明:《江南的历史内涵与区域变迁》,史林,2002年。

4、黄爱梅、于凯:《先秦秦汉时期“江南”概念的考察》,史林,2013年。

5、陈志坚:《江东还是江南?》,求是学刊,2018年。

6、夏明方:《什么是江南——生态史视域下的江南空间与话语》,历史研究,2020年。

7、谭其骧:《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》,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,1996年。